老带新
首页  >  资源与文章  >  其它  >  干货分享  >  CD3:双特异性抗体的重要靶点

CD3:双特异性抗体的重要靶点

时间:2024-11-28 11:52:11
浏览次数:371
分享:

CD3

 

CD3是一种由epsilon (ε)、gamma (γ)、delta (δ)和zeta (ζ)四个多肽链构成的多聚体蛋白复合物,也被称为T3复合物。这些多肽链组装成三对二聚体,即εγ、εδ和ζζ,共同发挥作用。作为T细胞的共受体,CD3与T细胞受体(TCR)紧密结合,是T细胞谱系的标志性特征。因此,抗CD3抗体能够特异性地标记T细胞,成为研究和治疗中的重要工具。

CD3蛋白结构

CD3蛋白的构造颇为复杂,其结构涵盖了N端的细胞外区域、穿越细胞膜的结构域,以及位于细胞内部的尾区,该尾区特别包含了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ITAM)。值得注意的是,CD3的ε、γ和δ亚基的细胞外部分都具备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这一特征将它们归类到了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之中。

进一步地,在细胞内部,CD3的ε、γ和δ亚基各自含有一个ITAM,而ζ亚基则更为特殊,它含有三个ITAM。整个CD3复合物中共有十个ITAM,这样的结构配置使得CD3复合物对于抗原的结合反应异常灵敏,能够迅速且有效地响应抗原刺激。

CD3蛋白复合物在信号转导中的角色与机制

TCR-CD3复合物在T细胞表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T细胞活化与分化发育的启动开关,还决定着T细胞对刺激的响应结果。该复合物由TCR-αβ异源二聚体以及与之非共价结合的CD3εγ、CD3εδ和CD3ζ信号二聚体共同构成。其中,TCR-αβ负责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与MHC分子相结合的同源肽抗原,而CD3亚基则负责将这一识别信号传递至细胞内,触发一系列信号传导事件。

TCR-CD3复合物的信号转导过程是一个高度精密且复杂的机制,它依赖于特异性定位的蛋白质募集来调节信号的激活与终止。尽管我们已知TCR-CD3复合物根据刺激的数量和质量能够产生不同的细胞应答结果,但关于这一过程的具体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现有研究表明,TCR-CD3复合物能够招募一系列不同的相互作用伙伴,这些蛋白质在TCR信号的增强、减弱以及下游信号通路的参与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Lck激酶可以通过与TCR-CD3复合物的相互作用,使ITAM发生磷酸化,从而启动信号转导过程;而ZAP-70激酶则通过磷酸化的CD3直接与TCR-CD3复合物结合,进一步激活下游的信号级联反应。此外,Nck蛋白被招募到CD3ε上,并可能协同招募Lck和WASP至TCR-CD3复合物,其中WASP可能负责调控复合物上的肌动蛋白重组。最近的研究还发现,Numb蛋白作为TCR-CD3复合物的新结合伙伴,参与调控TCR的降解过程,从而在T细胞刺激后减少TCR信号传导。

综上所述,TCR-CD3复合物的信号转导机制是一个涉及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和精密调控的复杂过程,它决定了T细胞对刺激的响应方式和结果。

在疾病中的作用

 

CD3蛋白复合物在医学诊断与治疗中展现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作为T细胞的标志性分子,它在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特别是T细胞肿瘤)的分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医生提供了宝贵的诊断信息。此外,CD3还被广泛应用于鉴定多种肠道炎症性疾病中的T细胞浸润情况,如乳糜泻、淋巴细胞性结肠炎和胶原性结肠炎,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值得注意的是,CD3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研究表明,I型糖尿病的易感性可能与CD3 ε基因座的变异有关,这为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更重要的是,抗CD3抗体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能够改善包括I型糖尿病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这一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与CD3多肽链的缺陷有关,特别是CD3 ζ多肽链的缺陷,这可能影响了T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促进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这些发现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认识,也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名称 货号 规格
PerCP-Cy5.5 Hamster Anti-Mouse CD3e(145-2C11) 561108 25ug
PE-Cy7 Hamster Anti-Mouse CD3e(145-2C11) 561100 25ug
Rabbit anti-CD3 Monoclonal Antibody abs171431-100ul 100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