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R-ABL
费城染色体,或称费城染色体易位,特指细胞中9号染色体长臂与22号染色体长臂发生的相互易位现象,具体标记为t(9;22)(q34;q11)。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性,约有95%的CML患者体内可检测到这一特定的染色体易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费城染色体并非CML的专属标志,其特异性并不足以单独作为确诊CML的依据。实际上,这种染色体变异也见于约20-30%的成人急性白血病病例,以及2-10%的未成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甚至在个别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案例中也有发现。因此,尽管费城染色体是CML的一个重要遗传标志,但在诊断时仍需结合其他临床和遗传学信息以确保准确性。
分子生物学机制
费城染色体中的染色体易位是导致染色体缺失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九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bl基因(位于q34)与二十二号染色体长臂上的BCR基因(位于q11)发生并列性易位,形成了一种新的融合基因,即BCR-ABL融合基因。这种染色体易位按照国际人类细胞遗传学术语命名法被称为“t(9;22)(q34;q11)”。
BCR-ABL融合基因位于因此变短的22号染色体的长臂上,它产生了一种名为Bcr-abl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的分子重量约为185至210kDa,因此也被称为p210或p185。由于Abl基因编码一种膜相关的蛋白酪氨酸激酶,BCR-ABL融合基因也继承了这一特性,并能够将磷酸盐加载到酪氨酸上。虽然BCR基因也编码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但在药物治疗中,酪氨酸激酶的作用更为关键。因此,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成为治疗各种白血病的重要药物。
BCR-ABL融合基因的形成通常发生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前期,并且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中也呈阳性。该融合基因与白介素-3受体的基座发生相互作用,并且其复制是自我组合的,不需要其他细胞信息性蛋白质的参与。BCR-Abl基因能够激活和控制大量蛋白质与酶,从而加速细胞的分裂。此外,它还抑制DNA修复,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这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机体恶化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费城染色体中的BCR-ABL融合基因及其编码的Bcr-abl融合蛋白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为理解该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BCR-ABL基因检测:揭秘特定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
BCR-ABL基因检测是一种专门用于寻找特定染色体上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染色体是细胞中含有遗传信息的部分,这些遗传信息决定了我们的独特特征,如身高和眼睛颜色。人体每个细胞通常包含46条染色体,分为23对,每对中的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
BCR-ABL是由BCR和ABL两种基因融合形成的突变,也被称为融合基因。BCR基因通常位于22号染色体上,而ABL基因则位于9号染色体上。当这两个基因发生断裂并重新组合时,就会形成BCR-ABL突变。这种突变出现在22号染色体上,而9号染色体的一部分会附着其上,形成所谓的“费城染色体”,这是因为它首次在费城被研究人员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BCR-ABL基因并非遗传自父母的突变类型,而是一种体细胞突变。这意味着我们在生命后期才可能会获得这种突变。BCR-ABL基因主要出现在某些类型的白血病患者中,尤其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几乎所有CML患者都携带这种突变。此外,它也存在于一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但很少见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
针对携带BCR-ABL基因突变的白血病患者,某些癌症药物表现出特别的治疗效果。这些药物不仅副作用相对较少,而且能够精准地针对这种突变进行治疗,对其他类型的白血病或其他癌症则效果不佳。因此,BCR-ABL基因检测对于确诊患者是否携带这种突变以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BCR-ABL试验的用途
BCR-ABL试验在医学诊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主要用于诊断或排除两种特定的白血病类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Ph-positive ALL(一种特定形式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中,“Ph-positive”指的是检测到了费城染色体,这是BCR-ABL融合基因存在的标志。需要注意的是,该测试并不用于诊断其他类型的白血病。
除了诊断功能外,BCR-ABL试验还有以下重要用途:
-
评估治疗效果:通过监测BCR-ABL融合基因的水平变化,医生可以判断当前的治疗方案是否有效。如果融合基因的水平持续下降,通常意味着治疗正在取得积极效果。
-
检测治疗耐药性: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对某些治疗产生耐药性,即过去有效的治疗不再有效。通过BCR-ABL试验,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这种情况,从而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综上所述,BCR-ABL试验在白血病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估以及耐药性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名称 | 货号 | 规格 |
小鼠树突状抗原提呈细胞 PCR Array Panel | LXPM119 | 84 gene |
人树突状抗原提呈细胞 PCR Array Panel | LXPH024 | 84 gene |
小鼠树突状抗原提呈细胞 PCR Array Panel | LXRPM119 | 84 gene |
人树突状抗原提呈细胞 PCR Array Panel | LXRPH024 | 84 ge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