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带新
首页  >  资源与文章  >  其它  >  干货分享  >  自噬:机制、类型与检测方法

自噬:机制、类型与检测方法

时间:2025-02-14 11:03:35
浏览次数:939
分享:

Autophagy

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过程,通过溶酶体降解细胞质成分和细胞器,清除功能失调的细胞结构及病原体,并回收代谢物质以维持细胞稳态 。最初被视为饥饿应答机制,现已发现多种应激源(如能量耗尽、高温、激素及免疫信号)可诱导自噬,而自噬失衡与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感染及衰老密切相关 。

自噬的三种主要类型

1. 巨自噬(Macroautophagy)

巨自噬是最经典的自噬形式,通过形成自噬体包裹大量细胞质内容物,最终与溶酶体融合降解。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 起始:由Ulk激酶复合物触发,启动自噬体形成的吞噬泡组装位点(PAS)。

  • 成核:Beclin-1与III类PI3K复合物结合,促进吞噬泡膜延伸。

  • 膜扩张:Atg12/5/16复合物介导LC3脂化(LC3-II),标记自噬体膜并协助货物识别 。

  • 融合与降解: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内容物被水解酶分解 。

2. 微自噬(Microautophagy)

微自噬通过溶酶体膜直接内陷包裹底物,降解少量细胞质组分。其机制涉及GTP酶Vps1p和部分Atg蛋白,但研究工具有限,主要依赖电子显微镜观察溶酶体内陷囊泡 。

3. 伴侣介导自噬(CMA)

CMA特异性转运含KFERQ基序的胞质蛋白至溶酶体,依赖Hsc70伴侣与溶酶体膜受体Lamp-2A的相互作用。底物蛋白经多聚化Lamp-2A通道易位,并由溶酶体Hsc70协助降解 。CMA活性可通过Lamp-2A表达水平及与Hsc70共定位评估。

巨自噬的评估方法

1. 电子显微镜(TEM)

透射电镜可直观识别自噬体(含完整细胞器)和自噬溶酶体(部分降解内容物),但依赖经验判断且难以定量 。

2. LC3与p62/SQSTM1检测

  • LC3-II脂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LC3-I向LC3-II的转化,或免疫荧光观察LC3斑点数。需注意LC3-II在自噬溶酶体形成后会降解 。

  • p62降解:p62蛋白通过自噬清除多泛素化底物,其水平与自噬活性负相关。需结合其他指标排除转录调控干扰 。

    3. 溶酶体标记物与自噬相关蛋白

    • Lamp-1/2:溶酶体膜标志物,与LC3共定位可确认自噬体-溶酶体融合。
    • Beclin-1与Atg蛋白:Beclin-1斑点提示自噬诱导,而Atg5/14需与其他标记联用以避免非特异性信号 。

    4. 组织蛋白酶(Cathepsin)活性

    荧光标记的Cathepsin底物(如Magic Red)可动态监测溶酶体酶活性,配合吖啶橙染色区分自噬阶段 。

    5. 自噬流(Autophagic Flux)分析

    动态评估自噬通量比静态检测更可靠。常用方法包括:

    • 溶酶体抑制剂(如氯喹):阻断自噬体降解,观察LC3-II和p62累积量。

    • 双荧光报告系统(如mRFP-GFP-LC3):GFP在溶酶体酸性环境中淬灭,红色荧光保留可区分自噬体与自噬溶酶体 。

研究自噬的意义与挑战

自噬调控机制复杂,需结合多种方法(如分子标记、动态通量分析)避免误判。例如,LC3-II水平受细胞类型影响,而p62降解可能受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干扰 。未来开发微自噬特异性工具及CMA定量技术将深化对自噬病理机制的理解。

名称 货号 规格
Autophagy Antibody MiniAb Set S0M1005-1 Kit 1 Kit
Apoptosis activator-2 abs810359-5mg 5mg
Apoptosis MiniAb Set II S0M1027-1Kit 1Kit
PE Annexin V Apoptosis Detection Kit I 559763 100T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