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L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ECL(Electrochemiluminescence)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是Western Blot实验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试剂,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鲁米诺与过氧化氢的氧化反应,实现高灵敏度蛋白检测。其检测限可达飞克级(fg),广泛应用于低丰度蛋白分析、疾病诊断及药物开发等领域。本文结合技术原理与实验数据,系统解析商品化ECL试剂盒的关键性能指标及优化策略。
ECL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工作原理示意图
一、核心工作原理与技术创新
1. 反应机制
ECL试剂盒通过HRP催化鲁米诺(Luminol)与过氧化氢(H₂O₂)的氧化反应,生成激发态中间体3-氨基邻苯二甲酸,退激时释放425 nm波长的光子信号 。新一代增强型试剂通过添加酚类衍生物(如对碘苯酚),可将信号强度提升30-100倍,同时延长发光时间至8-24小时 。
2. 技术突破
- 灵敏度分级:
- 普通型(abs920):检测限1-10 pg级,适用于常规蛋白检测
- 超敏型(abs9434):低至0.1 pg级,适合稀有样本
- 极敏型(abs9435):飞克级(0.01 pg),满足痕量蛋白分析需求
- 信号稳定性:采用新型氧化剂(如硫酸铵过硫酸盐)替代传统双氧水,室温保存稳定性延长至1年 。
二、产品性能对比与选型指南
参数 | 普通型(abs920) | 超敏型(abs9434) | 极敏型(abs9435) |
---|---|---|---|
检测灵敏度 | 中等皮克级(1-10 pg) | 低皮克级(0.1-1 pg) | 低飞克级(0.01 pg) |
信号持续时间 | <12小时 | <12小时 | <8小时 |
抗体稀释倍数 | 一抗1:1000-1:4000 | 一抗1:1000-1:10000 | 一抗1:5000-1:100000 |
适用场景 | 常规WB实验 | 低丰度样本 | 痕量蛋白/珍贵样本 |
不同型号ECL试剂检测灵敏度对比图
三、关键操作流程与优化策略
1. 标准操作步骤
- 工作液配制:按1:1比例混合A液(含鲁米诺)与B液(含氧化剂),每10 cm²膜需1 mL混合液 。
- 膜孵育:均匀覆盖膜表面,避光反应1-5分钟。
- 信号采集:
- X光胶片法:曝光时间30秒-10分钟
- CCD成像仪:动态范围捕获(推荐冷CCD系统)
2. 抗体使用优化
- 一抗/二抗稀释:极敏型试剂可支持二抗稀释至1:500,000,显著降低实验成本
- 封闭剂选择:推荐5%脱脂牛奶(避免使用含NaN₃的缓冲液,抑制HRP活性)
四、注意事项与故障排除
▶ 关键注意事项
- 溶液污染防控:A液与B液需严格分枪头取用,交叉污染将导致试剂失效
- 信号采集时机:反应后30分钟内为信号峰值期,建议优先完成曝光
- 保存条件:2-8℃避光保存,开封后需密封防氧化
▶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现象 | 原因分析 | 优化措施 |
---|---|---|
背景过高 | 封闭不充分/抗体浓度过高 | 延长封闭时间至2小时,降低抗体浓度 |
信号微弱 | HRP活性丧失 | 检查二抗有效期,避免叠氮钠污染 |
膜上出现斑点 | 环境湿度过低(<30% RH) | 平衡膜湿度至45-65% RH |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示意图(清晰检测线 vs 背景污染)
五、技术前沿与品牌推荐
1. 创新方向
- 多重检测系统:开发兼容AP/HRP双标记的ECL试剂,实现同一膜多靶点检测
- 智能成像整合:适配AI驱动的CCD系统,自动优化曝光参数
六、总结
ECL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的性能优化需综合考虑灵敏度需求、抗体经济性及信号稳定性:
- 常规实验首选普通型abs920,平衡成本与效果;
- 稀有样本推荐超敏型abs9434,灵敏度提升10倍;
- 痕量分析必备极敏型abs9435,突破飞克级检测极限。
通过精准匹配试剂类型与实验目标,可显著提升Western Blot的数据质量与研究效率。
名称 | 货号 | 规格 |
ECL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 abs920-25mL×2 | 2*50ml |
ECL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 abs920-25mL×2 | 25mL×2 |
ECL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 abs920-50mL×2 | 50mL×2 |
ECL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 abs920-250mL×2 | 250mL×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