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分子量Marker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蛋白分子量Marker(Protein Molecular Weight Marker)如同地图上的坐标,为科研人员提供精准的定位依据。无论是Western Blot、SDS-PAGE还是蛋白质纯化,Marker都是判断目标蛋白分子量、验证实验流程的关键工具。本文将系统解析蛋白Marker的核心原理、分类选择策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一、蛋白Marker的定义与核心用途
蛋白分子量标准由一组已知分子量的纯化蛋白质混合而成,其作用类似于“分子标尺”。在Western Blot实验中,它通过三个维度支撑实验可靠性:
-
分子量定位
通过比对目标蛋白与Marker条带的位置,估算样品蛋白的分子量。例如,若目标蛋白位于70kDa和55kDa的Marker条带之间,可初步判断其分子量约为62kDa。 -
电泳进程监控
预染Marker在电泳过程中实时显示迁移轨迹,帮助判断何时终止电泳以获得最佳分辨率。通常当Marker条带进入凝胶的2/3区域时,分离效果最佳 。 -
转膜效率验证
转膜后观察Marker是否成功转移到膜上,可确认转膜步骤的有效性。若Marker未出现在膜上,则需检查转印条件或膜的质量。Western Blot转膜装置
二、蛋白Marker的分类与特性解析
根据标记方式和功能差异,Marker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各有其适用场景:
1. 非预染蛋白Marker
-
特点:未与染料结合,需通过考马斯亮蓝或银染等染色方法显色。
-
优势:
- 分子量指示精确,误差通常小于5%
- 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筛选实验
-
局限:无法实时观察电泳进程,属于“事后分析”工具
非预染蛋白Marker电泳结果
2. 预染蛋白Marker
-
显色原理:通过共价键结合染料(如蓝色溴酚蓝或彩色荧光染料)
-
功能升级:
- 单色预染:通过条带浓度差异区分分子量(如25kDa条带浓度加倍)
- 多色预染:不同分子量条带呈现红、蓝、绿等颜色,便于快速识别
-
注意事项:染料可能改变蛋白质迁移率,分子量判断需参考说明书提供的校正值
多色预染蛋白Marker
3. 特殊类型Marker
- 荧光标记Marker:适配荧光成像系统,适用于低丰度蛋白检测
- 生物素化Marker:可通过链霉亲和素-HRP直接显影,简化Western流程
- 宽范围Marker:覆盖10-260kDa,满足多场景需求
三、蛋白Marker的选择指南
1. 分子量覆盖范围
选择原则:目标蛋白分子量应位于Marker中间区域。例如检测50kDa蛋白时,理想Marker的覆盖范围应为20-150kDa而非10-200kDa,以提高中间区域分辨率 。
2. 实验阶段适配性
- 电泳监控:选用预染Marker
- 精确测量:搭配非预染Marker进行双重验证
- 膜标记:选择含有彩色或荧光标记的Marker,便于转膜后定位
3. 质量控制要点
- 选择经SDS-PAGE验证的高纯度产品
- 检查有效期,避免使用反复冻融的Marker
四、实验操作关键技巧
1. 上样标准化
-
体积控制:10μL体系推荐上样5μL,厚胶(1.5mm)可增至10μL
-
加样顺序:Marker应加载在两侧泳道,避免边缘效应影响目标蛋白
电泳上样示意图
2. 电泳条件优化
- 电压设置:
- 浓缩胶:80V恒压
- 分离胶:120-150V(需根据凝胶厚度调整)
- 异常处理:若Marker条带呈“笑脸”状(两侧迁移快),需检查凝胶均匀性及电泳缓冲液pH值
3. 转膜参数调整
- 小分子蛋白(<20kDa):采用0.2μm孔径PVDF膜,缩短转膜时间至30分钟
- 大分子蛋白(>150kDa):使用0.45μm硝酸纤维素膜,延长转膜至2小时
五、常见问题诊断与修复
现象 | 潜在原因 | 解决方案 |
---|---|---|
条带模糊 | 电压过高/缓冲液离子强度不足 | 降低电压至100V,更换新鲜缓冲液 |
小分子条带缺失 | 转膜时间过长导致穿膜 | 使用小孔径膜,缩短转膜时间30% |
条带粘连 | 凝胶浓度过低 | 调整分离胶浓度(如12%→15%) |
背景杂斑 | 膜封闭不充分 | 增加脱脂奶粉封闭时间至2小时 |
多色Marker颜色混杂 | 不同染料迁移率差异 | 依据说明书建立校正曲线 |
六、特殊场景应用案例
案例1:区分磷酸化与非磷酸化蛋白
当目标蛋白存在翻译后修饰时,可同时使用预染Marker(示踪电泳进程)和非预染Marker(精确定位)。例如检测ERK蛋白时,42kDa和44kDa的非预染Marker条带可帮助区分磷酸化与非磷酸化形式。
案例2:多肽分析
检测10kDa以下多肽时,需选用含小分子量标准(如胰岛素链,3.4kDa)的特殊Marker,并采用Tricine凝胶系统提高分辨率 。
结语
蛋白分子量Marker虽小,却是实验成败的关键细节。通过科学选择Marker类型、优化操作流程,并结合问题诊断技巧,科研人员可大幅提升蛋白研究的精确度。随着技术的发展,荧光标记、数字分子量标记等新型Marker正在为精准医学研究提供更强支撑。掌握这把“分子标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将助您在蛋白质探索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名称 | 货号 | 规格 |
MARKER | SS0522 | EA |
DL 2000 DNA Marker | abs60002-100T | 100T |
DL 8000 DNA Marker | abs60006-100T | 100T |
50bp Ladder DNA Marker | abs60008-50T | 50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