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作为一种具有明确分类编号(EC 3.4.4.4)的蛋白酶,是从牛、羊、猪等脊椎动物的胰脏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关键酶类。它属于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家族,并在脊椎动物体内主要作为消化酶发挥作用。在胰脏中,胰蛋白酶的前体——胰蛋白酶原被合成并分泌到胰液中。当胰蛋白酶原进入小肠后,受到肠激酶或胰蛋白酶自身的限制分解作用,转化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这种转化是胰液发挥其消化功能的关键步骤之一。胰蛋白酶作为一种肽链内切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它能够识别并切断多肽链中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羧基侧的肽键,从而将复杂的蛋白质分子降解为较小的肽段或氨基酸。这一特性使得胰蛋白酶在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作为消化酶外,胰蛋白酶还具有活化其他酶前体的能力。它能够限制分解糜蛋白酶原、羧肽酶原、磷脂酶原等酶的前体,从而促使这些酶活化并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这种活化作用进一步扩展了胰蛋白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范围。在单细胞组织解离方面,胰蛋白酶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通过精确控制胰蛋白酶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可以有效地将组织样本中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悬液,为后续的单细胞分析提供高质量的细胞样本。这一过程中,胰蛋白酶的特异性酶解作用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在蛋白质分析领域,胰蛋白酶也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利用胰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酶解处理,可以获得一系列具有特定序列和长度的肽段。这些肽段可以通过质谱分析等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定量分析,从而揭示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和修饰状态等关键信息。
综上所述,胰蛋白酶作为一种高效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在单细胞组织解离与蛋白质分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深入研究胰蛋白酶的酶学特性和作用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胰蛋白酶,作为一种源自牛、猪、羊胰脏的酶制剂,经过提取、纯化、结晶及冻干等工艺处理后获得。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表现为易溶于水,而不溶于诸如三氯甲烷、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在pH值为1.8的酸性环境中,胰蛋白酶展现出了出色的热稳定性,短时间内煮沸几乎不会导致其失活。然而,在碱性溶液中加热则会导致其变性并沉淀。值得注意的是,Ca²⁺离子对胰蛋白酶具有保护和激活的双重作用,且该酶的等电点位于pH10.1。
牛胰蛋白酶原由22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其中包含6对二硫键,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和晶体结构均已被详尽解析。在肠激酶的催化作用下,酶原的N末端赖氨酸与异亮氨酸残基之间的肽键发生水解,释放出包含6个氨基酸的肽段(缬-天-天-天-天-赖),从而生成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牛的胰蛋白酶包含223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23800,其活性部位不可或缺的是丝氨酸残基,这也是其作为丝氨酸蛋白酶的关键特征。
猪胰蛋白酶的化学结构与牛胰蛋白酶高度相似,但在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上,两者存在41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异。尽管如此,它们的分子构型却存在显著差异。猪胰蛋白酶的沉降系数S20W为2.77S,等电点pI为10.8,且其热稳定性相较于牛胰蛋白酶更为稳定。然而,Ca²⁺离子对猪胰蛋白酶的保护作用并不如牛、羊胰蛋白酶明显,且猪胰蛋白酶不具备螯合Ca²⁺离子的中心部位。尽管如此,猪胰蛋白酶分子中的6对二硫键在断裂1~2个时,并不会破坏酶分子的完整结构,从而保证了其活性的稳定。
在酶活性方面,猪胰蛋白酶的活力相当于牛胰蛋白酶的72%及羊胰蛋白酶的61%,这进一步体现了其在生物体内酶学功能的重要性。综上所述,胰蛋白酶的理化特性及分子结构深度剖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酶学功能,也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名称 | 货号 | 规格 |
胰蛋白酶消化液(0.25%,不含酚红) | abs47048223-100ml | 100ml |
胰蛋白酶-EDTA消化液(0.25%,含酚红) | abs47014938-100ml | 100ml |
胰蛋白酶(TPCK处理) | abs47048308-100mg | 100mg |
胰蛋白酶(牛胰腺) | abs9154-1g | 1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