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带新
首页  >  资源与文章  >  文献解析  >  文献解析|阿尔茨海默病中高磷酸化AT8阳性(AT8+)tau神经元中基于代谢的基因差异研究解析

文献解析|阿尔茨海默病中高磷酸化AT8阳性(AT8+)tau神经元中基于代谢的基因差异研究解析

时间:2025-09-11 17:29:20
浏览次数:40
分享:

Metabolism-Based Gene Differences in Neurons Expressing Hyperphosphorylated AT8- Positive (AT8+) Tau in Alzheimer's Disease

引言:聚焦AD神经元代谢重编程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神经元并非“静默死亡”,而是在存活阶段即发生显著的代谢重编程。York等2021年发表于ASN Neuro的论文《Metabolism-Based Gene Differences in Neurons Expressing Hyperphosphorylated AT8-Positive Tau in Alzheimer's Disease》利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联合NanoString高灵敏度计数平台,对人脑冰冻切片中AT8+(高磷酸化tau)神经元与相邻AT8-神经元进行转录组水平比较,首次在单细胞类型分辨率下描绘了“tau病理阳性”与“tau病理阴性”神经元的代谢基因差异图谱。以下解析紧贴原文数据,分三部分展开:实验设计、主要发现、机制与意义,并插入关键图表与统计结果,便于向同行快速准确传达核心信息。

一、实验策略:单神经元分辨率的代谢转录组

样本与分组

文章共用 Duke 脑库 31 例前额叶皮层(Brodmann 9/10 区)冰冻切片,年龄、性别、APOE 基因型、CERAD 及 Braak 分期见附表1。按临床诊断与tau免疫反应性分为四组:

认知正常对照(CogNor,n=11)

AD非AT8神经元(AD NeuN+ AT8-,n=20)

AD AT8+神经元(AD AT8+,n=20,其中10例APOE4/4或4/3,9例APOE3/3)

同片双标“镜像”神经元(n=7,用于配对比较)

技术路线

① 8 µm冰冻切片→乙醇固定→RNase-free快速IHC(AT8-biotin + NovaRed或DAB-Ni显色;NeuN用抗Fox-3抗体标记)。

② LCM:Zeiss PALM系统,63×物镜下hinge法弹射,每例收集250-300个目标神经元,≤60 min完成以减少RNA降解。

③ RNA质控:Bioanalyzer Pico Chip,片段50-300 nt比例>60%且RIN>2即可进入下游;NanoString无需扩增,对降解容忍度高。

④ 基因面板:作者自定义197基因,覆盖精氨酸-鸟氨酸-多胺轴、甲硫氨酸-叶酸循环、氧化还原、溶质转运、昼夜节律五大模块(附表3)。

⑤ 数据归一化:nSolver 4.0进行背景扣除→阳性外参几何均值校正→内参ACTB+EIF4A2校正→切片间校正因子。统计显著性取p<0.05,趋势基因p<0.1于火山图标注。

污染控制

以Syntaxin1b/Stathmin与GFAP比值>100为阈值,确保神经元纯度;文中特别提醒AT8+样本GFAP信号升高,提示病理神经元周围星形胶质突起缠绕或代偿性基因表达改变,需在后续功能验证中注意。

二、主要发现:AT8+神经元出现“精氨酸-多胺-甲基化”三联轴上调与部分氧化还原下调

整体差异概览

图1A-C火山图给出三组比较:

AD NeuN+ vs CogNor NeuN+:上调基因集中在氧化还原(RSAD1、PINK1、SOD2)与翻译延伸因子EEF1A2;下调最显著为精氨酸合成限速酶ASS1。

AD AT8+ vs CogNor NeuN+:上调幅度更大,精氨酸/多胺代谢(AZIN1、GATM、SLC7A2、SLC18B1)、组蛋白H3变体(HIST1H3A)及昼夜基因PER1/TIM显著升高。

同脑片AT8+ vs AT8-:差异最聚焦,精氨酸回收酶ASL与甲基化酶PRMT1、GNMT、MTHFR下调,而多胺转运SLC18B1、微管相关CLIP1、PPME1上调。

表1汇总Fold-change(FC)与p值(已FDR校正样本量小但方向一致):

基因 AT8+/AT8- FC p 功能通路
AZIN1 +2.7 0.003 解除ODC抑制→多胺↑
SLC18B1 +2.1 0.011 囊泡多胺转运
CLIP1 +1.9 0.007 微管+tau结合
PRMT1 -1.8 0.018 蛋白精氨酸甲基化
MTHFR -1.6 0.022 5-甲基-THF生成↓

精氨酸-鸟氨酸-多胺轴重编程

图6示意:ASS1↓与ASL↓共同导致“瓜氨酸→精氨酸”再生能力减弱;然而AT8+细胞通过AZIN1↑拮抗OAZ1,从而保持ODC活性,将有限精氨酸拉向鸟氨酸-多胺分支。多胺出口依赖SLC18B1(vesicular polyamine transporter, vPAT),其mRNA升高与既往Fredriksson等报道的Slc18b1-/-小鼠记忆缺陷互为印证,提示多胺囊泡释放可能为AD神经元自分泌/旁分泌信号。

 

甲硫氨酸循环与自由基SAM超家族

AT8+神经元内MTHFR↓、GNMT↓、PRMT1↓却伴随RSAD1↑,看似矛盾,实则提示“甲基供体SAM的消耗方向”从常规甲基化转向自由基反应。RSAD1属于自由基SAM(rSAM)家族,其反应式可简写:

[4Fe-4S]+ + SAM → [4Fe-4S]2+ + 甲硫腺苷 + 5'-dAdo•

5'-dAdo•可进一步催化底物(如tRNA、蛋白或脂类)发生C-H键自由基活化。文章通过IHC与Western blot(图4-5)验证:

AD皮层RSAD1蛋白量较对照+2.3倍(p<0.01);

免疫共定位显示RSAD1与NeuN共标,且集中于神经原纤维缠结样结构;

与Aβ斑块无共定位,提示RSAD1主要响应tau病理而非淀粉样病理。

作者据此提出“SAM消耗-自由基副产”假说:tau聚集神经元通过RSAD1持续消耗SAM,导致SAM/SAH比率下降,间接抑制PRMT1与MTHFR等常规甲基化酶,形成“甲基化-自由基”代谢权衡。

溶质转运体与类病毒应答

AT8+细胞上调SLC3A2(CD98hc)与SLC19A1(RFC-1)。新近研究(Ritchie 2019)指出SLC19A1可把胞外cGAMP转运至胞内激活STING通路;而RSAD2(viperin)虽mRNA未显著升高,但蛋白水平明显,且与RSAD1同属抗病毒rSAM家族。结合AD脑内逆转录转座子激活报道,作者推测AT8+神经元呈现“类病毒模拟”代谢状态,通过cGAMP-STING-干扰素轴与多胺外排共同塑造神经炎症微环境。

APOE4与性别分层效应

APOE4/4 AT8+ vs APOE3/3 AT8+(图2B):BACE1、IFNγR1、TIM显著上调,RSAD1与INA下调,提示APOE4携带者tau神经元兼具更高Aβ生成潜能与更突出昼夜节律紊乱。

性别差异(图3):女性AT8+神经元FABP5、GATM上调,而LCMT1(PP2A甲基化酶)下调;由于LCMT1缺失导致PP2A去甲基化-失活,tau磷酸酶活性下降,可直接加重tau病变。该结果与女性AD患者tau-PET负荷更高、认知衰退更快的临床观察一致。

三、机制整合与潜在意义

代谢-表观遗传-细胞骨架交叉调控

文章数据支持一条正反馈环路:

tau聚集 → RSAD1↑ + SAM消耗 → 整体甲基化↓ → PP2A甲基化↓ → tau去磷酸化受阻 → tau进一步聚集

同时,多胺升高可通过静电屏蔽促进tau与微管解离,并诱导自噬抑制,形成“tau-多胺-自噬”三角互锁。

可检验的新假设

药理学抑制ODC(如DFMO)或阻断SLC18B1多胺外排,是否可在tau转基因小鼠中减轻神经突触丢失?

补充甲基供体(甜菜碱、SAMe)能否逆转RSAD1介导的SAM消耗并恢复PP2A活性?

APOE4是否通过增强IFN-γ信号进一步放大RSAD1表达?使用APOE4-TR小鼠联合慢性IFN-γ灌注可验证。

转化前景

本文鉴定的AZIN1、SLC18B1、RSAD1均为“可成药”靶点:

AZIN1有小分子抑制剂如SAM486A,已用于多胺肿瘤试验;

SLC18B1为膜转运体,适合高通量筛选抑制剂;

RSAD1属rSAM酶,需开发铁硫簇靶向共价抑制剂,挑战较大,但可先行探索基因沉默策略(ASO或CRISPRi)。

结语

York等通过单神经元分辨率的靶向代谢转录组,首次系统揭示AT8+tau病理神经元在“精氨酸-多胺-甲基化”三联轴上的重编程特征,并突出自由基SAM酶RSAD1作为SAM消耗与表观遗传失衡的新节点。该研究不仅提供了AD tau病理的代谢基因蓝图,也为后续干预研究提供了可检验的靶点与生物标志物。随着单细胞多组学技术的普及,进一步在蛋白质水平、代谢物水平及动态同位素示踪层面验证上述通路,将有望把“代谢校正”真正推向AD精准治疗的前台。

 

名称 货号 规格
V-PLEX Proinflammatory Panel1 (mouse) Kit (25 Plate) K15048D-4 25Plate
V-PLEX Proinflammatory Panel1 (mouse) Kit (5 Plate) K15048D-2 5Plate
V-PLEX Proinflammatory Panel1 (mouse) Kit (1 Plate) K15048D-1 1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