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扰素调节因子 (IRF) 包括一个转录因子家族,这些转录因子在 Jak/Stat 通路内部发挥作用以调节响应于病毒性感染的干扰素 (IFN) 和 IFN 诱导型基因表达 (1)。IRF 在病原体防御、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发育、细胞生长和转化易发i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IRF 家族包括九个成员:IRF-1、IRF-2、IRF-9/ISGF3γ、IRF-3、IRF-4 (Pip/LSIRF/ICSAT)、IRF-5、IRF-6、IRF-7 和 IRF-8/ICSBP。全部 IRF 蛋白均在其氨基末端 DNA 结合结构域共有同源性。IRF 家族成员通过与共有相似 DNA 结合基序(如 IFN 刺激反应元件 (ISRE)、IFN 共有序列 (ICS) 和 IFN 调节元件 (IRF-E))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而调节转录 (2)。IRF-3 可以抑制细胞生长并且在控制天然免疫应答中的基因表达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1-4)。在未刺激的细胞中,IRF-3 存在于细胞浆中。病毒感染导致 IRF-3 的磷酸化并且导致其转运至胞核,在胞核,它激活含有 IRF-3 结合位点的启动子。IRF-3 磷酸化出现在羧基末端丝氨酸残基簇和苏氨酸残基簇(385和405之间)处,导致其结合促进 DNA 结合和转录活性的 p300/CBP 辅激活蛋白 (5)。在感染期间,IRF-3 可能会通过包括激活 Toll 样受体和包含 IKKε 和 TBK1 的激酶复合体的通路完成激活 (6,7)。IRF-3 在病毒感染、表达病毒核衣壳和双链 RNA 处理后在 Ser396 位点被磷酸化。这些事件可能在激活 IRF-3 中发挥作用 (8) 。 1.Taniguchi, T. et al. (2001) Annu Rev Immunol 19, 623-55. 2.Honda, K. and Taniguchi, T. (2006) Nat Rev Immunol 6, 644-58. 3.Hiscott, J. et al. (1999) J Interferon Cytokine Res 19, 1-13. 4.Kim, T.Y. et al. (2003) J Biol Chem 278, 15272-8. 5.Yoneyama, M. et al. (2002) J Interferon Cytokine Res 22, 73-6. 6.Fitzgerald, K.A. et al. (2003) Nat Immunol 4, 491-6. 7.Kopp, E. and Medzhitov, R. (2003) Curr Opin Immunol 15, 396-401. 8.Servant, M.J. et al. (2003) J Biol Chem 278, 94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