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与文章  >  其它  >  干货分享  >  细胞增殖:分裂方式及其生物学意义

细胞增殖:分裂方式及其生物学意义

时间:2025-03-20 11:20:00
浏览次数:165
分享:
细胞增殖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关键生命特征,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实现。在单细胞生物中,细胞分裂直接产生新的个体;而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分裂则用于产生新细胞,以替代体内衰老或死亡的细胞。
多细胞生物从一个受精卵开始,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最终发育成一个新的多细胞个体。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得以复制并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确保了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因此,细胞增殖不仅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也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关键环节。
中文名称
细胞增殖
方式
分裂
分类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细胞增殖基本概念

意义

细胞增殖是细胞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构成生物体的关键生命特征。它不仅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也是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

方式

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主要有三种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人、动物、植物、真菌等真核生物最为普遍的分裂方式,是真核细胞增殖的主要形式。减数分裂则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对于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有丝分裂

分裂介绍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核心机制,对多细胞生物体而言,它是体细胞数量增长的基础途径。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具有周期性,即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所经历的过程。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主要阶段。分裂间期是细胞周期的起始阶段,为随后的分裂期做准备,细胞在此期间进行复杂的内部变化,特别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以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分裂间期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占据极为关键的地位,通常占细胞周期时长的90%-95%,而分裂期则仅占5%-10%,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存在差异。

细胞分裂期

细胞分裂期以细胞核中染色体的显著变化为特征。为了便于研究,分裂期被人为地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但实际上这些阶段的变化是连续的,没有明确的界限。
前期:细胞核内染色体开始显现,分裂间期已复制的染色体逐渐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态变得清晰可见。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每条染色体由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组成,它们通过一个共同的着丝点相连。同时,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梭形的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中期:纺锤体结构清晰可见。此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均附着有纺锤丝,这些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其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与纺锤体中轴垂直的平面上,称为赤道板。此时的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离,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使两极各形成一套与亲代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末期:两套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后,形态再次变化,逐渐变为细长盘曲的丝状。同时,纺锤丝消失,新的核膜和核仁形成,将染色体包围,从而产生两个新的细胞核。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逐渐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最终将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大多数子细胞随后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基本相似,但存在两点主要区别:其一,动物细胞含有中心体,在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复制出一个新的中心粒,形成两组中心粒。在分裂过程中,一组中心粒保持原位,另一组移向细胞另一极,周围发出放射状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其二,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最终将细胞缢裂为两部分,每部分各含一个细胞核,完成分裂。
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它通过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精确复制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确保了遗传物质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稳定传递,从而维持了生物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因此,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是一种较为简单的细胞分裂方式。在这一过程中,细胞核首先会伸长,随后从中部向内凹陷,最终缢裂成两个独立的细胞核。紧接着,整个细胞也在中部位置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由于在无丝分裂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因此被称为无丝分裂。例如,蛙的红细胞就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分裂。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形式,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密切相关。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中,原始生殖细胞(如动物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育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需经历减数分裂。在此过程中,染色体仅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最终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较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例如,人类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各有 46 条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23 条。

二分裂

细菌主要通过二分裂这种无性繁殖方式进行繁殖:一个细菌细胞壁横向分裂,形成两个子代细胞。此外,二分裂也是原生动物普遍的无性生殖方式,通常为有丝分裂,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成两个,染色体均等分配到两个子核,随后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子体。二分裂可以是纵裂、横裂或斜裂,如眼虫、草履虫和角藻分别进行纵裂、横裂和斜裂。
细菌无核膜,仅含一个环状DNA分子。分裂时,DNA分子附着并复制于细胞膜上,随膜的延长而分开;同时,细胞中部的膜和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细胞质分为两半,产生两个子细胞,这就是细菌的二分裂。
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最早发现的分裂方式之一,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不仅体细胞,生殖细胞也可进行无丝分裂。其核分裂过程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胞质分裂后遗传物质不一定平均分配给子细胞,与有丝分裂区别显著,故称无丝分裂。无丝分裂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核内染色质复制倍增,核及核仁体积增大,核仁及核仁组织中心分裂;第二期,以核仁及核仁组织中心为分裂中心,通过染色质丝牵引新复制和原有的染色质,使新复制的染色质移动到核的赤道面;第三期,核拉长呈哑铃型,中央缢缩变细;第四期,核膜内陷加深,最终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核,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由此可见,无丝分裂与二分裂有本质区别:二分裂是原核生物的原始增殖方式,而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独特的增殖方式,可同时形成多个核,且分裂时细胞核仍能执行生理功能。

 

名称 货号 规格
Alamar Blue 阿尔玛蓝细胞增殖及毒性检测试剂 abs47047610-500T 500T
EdU-594 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 abs50052-200T 200T
WST-1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 abs50135-500T 500T
EdU-488/PI 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流式) abs50177-20T 2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