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enitor Cells Play a Role in Reinstatement of Ethanol Seeking in Adult Male and Female Ethanol Dependent Rats
一、研究背景
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 AUD)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慢性复发性疾患,其核心特征为饮酒行为的失控以及极高的复发率。据 2017 年美国国家药物使用与健康调查数据显示,美国约有 1700 万成年人受到中度至重度 AUD 的影响。在 AUD 患者中,复发问题尤为突出,即患者在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强制性戒酒之后,又重新恢复饮酒。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 AUD 的治疗进程,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大难点。因此,深入探究导致 AUD 复发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对于改善治疗方法、降低复发率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现有研究表明,大脑的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和海马体(hippocampus)是调控乙醇寻求行为复发的关键脑区。AUD 患者常伴有神经功能缺损,包括大脑体积的缩小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尤其是在依赖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执行的功能方面。在啮齿类动物模型中,慢性间歇性乙醇蒸汽暴露(Chronic Intermittent Ethanol, CIE)模型常被用于模拟人类酒精依赖状态。该模型通过每日周期性地使大鼠经历乙醇蒸汽中毒和戒断过程,诱导大鼠出现临床意义上的酒精依赖表现,如躯体戒断症状和乙醇饮用量的增加。然而,目前对于 CIE 所导致的神经可塑性改变,尤其是内皮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等在复发和再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明确。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祖细胞(progenitor cells)在成年雄性和雌性乙醇依赖大鼠乙醇寻求再燃中的作用。通过使用 GFAP-TK(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胸苷激酶)转基因大鼠模型,结合慢性间歇性乙醇蒸汽(CIE)和乙醇饮用(ED)程序,以及药理遗传学方法选择性消除增殖祖细胞,深入分析祖细胞在乙醇依赖和复发过程中对行为、神经免疫反应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完整性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一)动物模型
选择 GFAP-TK 转基因大鼠作为研究对象,该模型在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启动子下表达单纯疱疹病毒 - 胸苷激酶(HSV-TK),为后续选择性消除增殖祖细胞提供了基础。
(二)实验流程
-
乙醇自我给药训练 :实验初始阶段,大鼠被训练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箱中进行杠杆按压以获取乙醇奖励。通过固定比例 1(FR1)的强化方案,使大鼠学会将按压特定杠杆与获得乙醇奖励联系起来。训练过程持续进行,直至大鼠的行为稳定,即主动杠杆按压次数的变异系数小于 10%,连续 3 个 30 分钟 FR1 会话期间。
-
慢性间歇性乙醇蒸汽暴露(CIE) :完成乙醇自我给药训练后,大鼠进入为期 6 周的 CIE 阶段。大鼠被安置于特殊实验舱内,接受 14 小时开启、10 小时关闭的乙醇蒸汽循环暴露。通过精确控制乙醇流量和空气压力,使大鼠体内血液乙醇浓度(Blood Alcohol Levels, BALs)维持在 125 至 250 mg% 范围内,该浓度为模拟人类酗酒后乙醇水平的 2 至 3 倍,但不足以导致大鼠丧失右侧反射。
-
抑制细胞增殖处理 :在 CIE 的最后一个月,给予大鼠 Valcyte(缬更昔洛韦)或安慰剂处理。Valcyte 是一种口服前药,经体内代谢后转化为更昔洛韦,能够选择性地杀死表达 HSV-TK 的增殖细胞,从而抑制祖细胞的增殖。
-
复发饮酒测试 :经过两周的强制戒酒后,大鼠接受复发饮酒测试,以评估其对乙醇的渴望和消费行为。测试过程与训练阶段的条件相同,记录大鼠在两个 30 分钟 FR1 会话期间的乙醇消费量以及主动和非主动杠杆按压次数。
-
消退训练 :复发测试结束后,大鼠进入消退训练阶段,共持续 6 天。在消退训练期间,大鼠被置于与训练和维持阶段不同的操作箱内,开启背景灯光和白噪音,且杠杆按压不再与乙醇奖励相关联,同时去除线索灯光。记录大鼠在消退过程中的主动和非主动杠杆按压次数。
-
再燃测试 :在第六天消退训练结束后,大鼠接受一次 30 分钟的线索 - 情境诱发乙醇寻求再燃测试。将大鼠重新置于与训练和维持阶段相同的操作箱内,关闭背景灯光和白噪音,当大鼠按压主动杠杆时,会触发 4 秒的线索灯光显示,但不会获得乙醇奖励。记录大鼠的主动和非主动杠杆按压次数。
(三)数据采集与分析
-
行为测试 :精确记录大鼠在各个阶段的乙醇消费量、主动杠杆按压次数以及消退行为的潜伏期等行为学指标。
-
组织学分析 :对大鼠大脑进行组织学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Ki-67 标记的增殖细胞以及 Olig2 标记的少突胶质细胞,通过光镜观察和图像分析软件对细胞数量、分布及形态进行定量分析。
-
Western blot 分析 :提取大鼠大脑组织中的蛋白质,通过 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与神经免疫反应和 BBB 完整性相关的蛋白表达水平,包括环氧化酶 - 2(Cox-2)、核因子 - κB(NF-κB)、血管内皮钙黏蛋白(Cdh5)和闭合蛋白 - 5(Cld5)等。
-
血浆细胞因子检测 :采集大鼠血浆样本,利用多重细胞因子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其中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以及趋化因子的水平,包括干扰素 - 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α)、白细胞介素 - 6(IL-6)、白细胞介素 - 4(IL-4)、白细胞介素 - 13(IL-13)和趋化因子 CxCL-1 等。
四、研究结果
(一)性行为差异
在 CIE 之前和期间,雌性大鼠的乙醇消费量显著高于雄性大鼠。具体而言,通过两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显示,性别 × CIE 交互作用不显著(F (1, 50)=0.12; p=0.9),但性别主效应显著(F (1, 50)=5.0; p<0.01),CIE 主效应也显著(F (1, 50)=40; p<0.001)。这表明雌性大鼠在 CIE 诱导的乙醇依赖模型中表现出更高的乙醇摄入量,这与以往在啮齿动物模型中观察到的性别差异相一致。尽管在人类中,男性通常比女性饮酒更多,但该结果提示在模拟酒精依赖的动物模型中,雌性可能具有更高的易感性。同时,研究还发现,给予 Valcyte 或安慰剂处理的大鼠在 CIE 之前和期间的乙醇消费量并无差异,表明实验分组的随机性和合理性,为后续结果的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二)Valcyte 对复发的影响
-
乙醇消费量 :对复发期间乙醇消费量的分析显示,性别 × Valcyte 交互作用显著(F (1, 50)=4.0; p=0.05),性别主效应显著(F (1, 50)=12.7;p<0.001),而 Valcyte 主效应不显著(F (1, 50)=2.9; p=0.09)。进一步的事后分析发现,与接受安慰剂的雄性大鼠相比,接受 Valcyte 处理的雄性大鼠在复发期间的乙醇消费量更高(p<0.05),而雌性大鼠则未出现这种变化。这表明 Valcyte 对雄性大鼠的复发行为产生了特定影响,可能暗示着祖细胞在雄性大鼠的复发机制中具有更为关键的作用。
-
消退行为潜伏期 :在消退过程中,对于雌性大鼠,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消退天数对主动杠杆按压次数有主效应(F (5, 115)=25.9;p<0.001),但未发现消退天数 × Valcyte 交互作用或 Valcyte 主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雌性大鼠在安慰剂和 Valcyte 组之间消退乙醇线索反应的潜伏期无差异(Kolmogorov–Smirnov D=0.33, p=0.9)。而对于雄性大鼠,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消退天数 × Valcyte 交互作用显著(F (5, 130)=2.5; p=0.03),Valcyte 主效应显著(F (1, 26)=9.2; p=0.005),消退天数主效应也显著(F (5, 130)=24.8; p<0.001)。事后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Valcyte 组雄性大鼠在消退第一天的主动杠杆按压次数更高。此外,Kolmogorov–Smirnov 检验进一步揭示了 Valcyte 组雄性大鼠与安慰剂组相比,消退乙醇线索反应的潜伏期延长(D=0.83, p=0.02)。这表明 Valcyte 处理可能影响了雄性大鼠在消退过程中的学习和记忆过程,使得雄性大鼠在 Valcyte 处理后更难完成消退任务。
(三)Valcyte 对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通过立体学分析 Ki-67 标记的细胞数量,研究了 Valcyte 处理对大鼠大脑中祖细胞增殖的影响。Ki-67 是一种内源性增殖标记物,能够标记所有处于细胞周期 S、G2 和 M 期的增殖细胞。研究发现,在侧脑室(LV)区域,对于雌性大鼠,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显示 Ki-67 细胞数量存在显著变化(F (2, 19)=75.4; p<0.001)。事后分析表明,与酒精初体验大鼠相比,接受安慰剂处理的 CIE 大鼠 Ki-67 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02),而 Valcyte 处理几乎消除了 Ki-67 细胞数量,相较于初体验大鼠和安慰剂大鼠均有显著差异(p<0.0001)。对于雄性大鼠,单因素方差分析(F (2, 26)=106; p<0.001)显示,安慰剂处理的 CIE 大鼠 Ki-67 细胞数量较初体验大鼠显著减少(p=0.003),而 Valcyte 处理同样几乎消除了 Ki-67 细胞数量(p<0.0001)。在海马体齿状回(DG)的 subgranular zone(SGZ)区域,对于雌性大鼠,单因素方差分析(F (2, 19)=26.2; p<0.001)显示,安慰剂处理的 CIE 大鼠 Ki-67 细胞数量与初体验大鼠相比无差异(p=0.2),但 Valcyte 处理显著减少了 Ki-67 细胞数量(p<0.0001)。雄性大鼠结果类似,单因素方差分析(F (2, 26)=28.5; p<0.001)表明,安慰剂处理对 Ki-67 细胞数量无显著影响(p=0.2),而 Valcyte 处理显著降低了 Ki-67 细胞数量(p<0.0001)。然而,在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区域,单因素方差分析未发现 Valcyte 处理对 Ki-67 细胞数量有任何改变(p>0.05)。这表明 Valcyte 处理能够显著减少 LV 和 DG 中的增殖祖细胞数量,但对 mPFC 中的祖细胞增殖无影响,提示祖细胞在 DG 和 LV 中的增殖与乙醇寻求行为密切相关,而 mPFC 中的祖细胞可能不直接参与乙醇寻求行为的调节。
(四)免疫反应和 BBB 完整性
-
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研究发现,在雌性大鼠中,与初体验大鼠和 Valcyte 处理大鼠相比,接受安慰剂的 CIE 大鼠血浆中 TNF-α 水平升高(F (2, 19)=7.8; p=0.003),而 IL-6 水平降低(F (2, 19)=9.1; p=0.001)。在雄性大鼠中,安慰剂处理的 CIE 大鼠血浆中 IFN-γ(F (2, 24)=9.4; p<0.001)、IL-6(F (2, 24)=3.6; p=0.03)和 CxCL-1(F (2, 24)=10.6; p<0.001)水平升高,同时 IL-4(F (2, 24)=3.3; p=0.05)和 IL-13(F (2, 24)=5.3; p=0.01)水平也升高。而 Valcyte 处理逆转了这些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在雌性大鼠中 TNF-α 水平降低、IL-6 水平升高,在雄性大鼠中 IFN-γ、IL-6、CxCL-1、IL-4 和 IL-13 水平均降低。这些结果表明,祖细胞可能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影响乙醇寻求行为。
-
BBB 完整性相关蛋白表达 :在 mPFC 中,Valcyte 或安慰剂处理均未改变 Cox-2 的表达水平。对于 NF-κB 的活性状态(通过磷酸化与总蛋白比值评估),Valcyte 处理显著提高了雌性大鼠的 p/t NF-κB 表达(F (2, 19)=4.2; p<0.05),雄性大鼠未见此效应。在 DG 中,Valcyte 或安慰剂处理对 Cox-2 和 p/t NF-κB 的表达均无影响。然而,Valcyte 处理显著逆转了安慰剂处理引起的 Cld5(一种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的现象,在雌性大鼠的 DG 中,安慰剂处理降低了 Cld5 表达(F (2, 19)=5.9; p<0.05),而 Valcyte 处理防止了这一变化;在雄性大鼠的 DG 中,安慰剂处理同样降低了 Cld5 表达(F (2, 26)=8.0; p<0.05),Valcyte 处理则有效防止了 Cld5 的降低。这表明祖细胞可能通过调节 BBB 完整性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 BBB 的功能,进而参与乙醇寻求行为的调控。
(五)小胶质细胞活性
在 mPFC 中,对 Iba-1 标记的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分析显示,处理方式对总细胞突起长度和细胞体面积均有显著影响。在雌性大鼠中,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总突起长度存在主效应(F (2, 18)=5.3; p=0.01),事后分析表明,与初体验大鼠相比,安慰剂处理减少了总突起长度,而 Valcyte 处理逆转了这一效应(p<0.05)。同时,细胞体面积在雌性大鼠中也存在主效应(F (2, 18)=8.5; p=0.002),事后分析发现,安慰剂和 Valcyte 处理均增加了细胞体面积(p<0.05)。在雄性大鼠中,总突起长度和细胞体面积均存在处理方式的主效应,总突起长度(F (2, 28)=15.3; p<0.001),细胞体面积(未提及具体 F 值和 p 值)。事后分析显示,与初体验大鼠相比,安慰剂处理增加了总突起长度,而 Valcyte 处理逆转了这一变化(p<0.05)。在 DG 的 hilus 区域,处理方式对细胞体面积的影响在雌性和雄性大鼠中均显著。在雌性大鼠中,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细胞体面积存在主效应(F (2, 18)=12.3; p=0.004),事后分析表明,安慰剂处理增加了细胞体面积,Valcyte 处理防止了这一变化(p<0.05)。在雄性大鼠中,细胞体面积存在主效应(F (2, 28)=5.3; p=0.01),事后分析显示,安慰剂处理减少了细胞体面积,Valcyte 处理逆转了这一效应(p<0.05)。此外,总突起长度在雄性大鼠中存在主效应(F (2, 28)=6.2; p=0.006),事后分析表明,安慰剂处理减少了总突起长度,Valcyte 处理防止了这一变化(p<0.05)。这些结果表明,Valcyte 处理能够调节小胶质细胞的活性状态,进而可能影响神经炎症反应和乙醇寻求行为。
(六)少突胶质细胞数量
在 mPFC 中,单因素方差分析未发现 Valcyte 处理对 Olig2 标记的少突胶质细胞数量有任何显著影响。而在 DG 的 hilus 区域,对于雄性大鼠,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 Olig2 细胞数量存在显著变化(F (2, 26)=8.5; p<0.001)。事后分析发现,与酒精初体验大鼠和安慰剂处理大鼠相比,Valcyte 处理显著增加了 Olig2 细胞数量(p<0.05)。这提示 Valcyte 处理可能对雄性大鼠 DG 区域的少突胶质细胞增殖或分化产生促进作用,而这一变化可能与祖细胞的调控有关。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深入揭示了祖细胞在乙醇寻求行为再燃中的重要作用,为理解 AUD 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结果表明,祖细胞在海马体 DG 和 LV 中的增殖与乙醇消费和复发行为密切相关,且存在性别差异。通过选择性消除祖细胞,研究人员发现祖细胞的增殖可能加剧了乙醇诱导的记忆巩固和寻求行为。此外,研究还发现祖细胞与神经免疫反应、BBB 完整性以及小胶质细胞活性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调节乙醇寻求行为。这些发现为开发新的 AUD 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靶点,例如通过调节祖细胞的增殖和功能来干预 AUD 的复发过程。
六、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本研究的发现,具体方向如下:
-
探讨祖细胞在不同大脑区域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尤其是其在神经可塑性、突触功能和神经递质释放等方面的作用。
-
进一步研究祖细胞与神经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包括祖细胞如何感知和响应免疫信号,以及免疫细胞如何反过来影响祖细胞的行为。
-
开发和优化针对祖细胞的药物或非药物干预策略,评估其在预防和治疗 AUD 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探索祖细胞在其他精神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比较不同疾病状态下祖细胞的异同,为跨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总之,本研究为理解祖细胞在乙醇寻求行为再燃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并为开发新的 AUD 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靶点。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祖细胞在大脑中的功能,并探索其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治疗潜力。
名称 | 货号 | 规格 |
V-PLEX Proinflammatory Panel1 (human) Kit (1 Plate) | K15049D-1 | 1Plate |
V-PLEX Proinflammatory Panel1 (human) Kit (5 Plate) | K15049D-2 | 5Plate |
V-PLEX Proinflammatory Panel1 (human) Kit (25 Plate) | K15049D-4 | 25Plate |
Cox2 (D5H5) XP® Rabbit mAb | 12282S | 100ul |